本帖最后由 又衫 于 2014-11-25 10:37 編輯
在小腳印擴充名額的時候,
我報名參加了蒙特梭利講座。
講座很精彩,
長達三個多小時,
kavin老師的演講表現力很強,
講的例子都形神兼備,
影音資料也很生動,
最重要的是,讓麻麻們系統了解了蒙特梭利。
無一例外的很多早教機構都以蒙特梭利為教育理念,
雖然他還把喬布斯和比爾蓋茨都劃入受蒙特梭利教育的代表,
我有個疑問,這兩個出身迥異的成功人士,
怎會受到同樣的教育呢?
也許整個美國教育界都以蒙氏為早期教育的典范,
也許這兩個成功人士的為人處事都符合蒙氏教育理念。
但這不重要,蒙氏的教育理念確實可以讓孩子獲得真正的成功。
接下來,看圖說話吧:這是漂亮的威斯汀酒店。
這是美麗媽媽的開場舞。
這是早教機構的情景劇。
這是激情演說的kavin老師,
他的能量與身高成反比。
兩個重要信息表格
這是精彩的結語,與最富母愛的ending
這場精彩的講座,才不枉把孩子丟在家里幾個小時。
下面,和沒有到場 的麻麻分享下我筆記的精華內容:
1、0-6歲決定人一生的心智,讓孩子學會“自己事,自己負責,自己解決”。
鼓勵嘗試,自我驅動習慣。三歲左右是孩子探索需求時期,到六歲學會選擇所愛,讓孩子自我選擇,探索。
2、日常生活教育“是一切教育的基礎。
蒙氏教育就是小型社會模式,讓孩子培養對自己的正向看法,感受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,讓孩子一起做家務,讓孩子學會”好好使用自己身體的能力“,為自己服務,為別人服務,為環境服務。累積健康的心理素質。
3、對于孩子發展的各個時期的特性與需求,因給予尊重。
特別是”重復原則“,十六遍重復可以讓孩子建立起該能力,在此期間,不要有成人的干擾。讓孩子享受專注和成功的狂喜。
4、養育的藝術和科學:正確看待孩子的共通性和獨特性。
教養孩子的原則,一定是”事先約定“,然后”溫柔而堅持“。當孩子發脾氣時,先說出孩子情緒的根源,然后給與肢體安慰,但不改變原則。
溝通方式:教孩子做什么,而不是不要做什么。全然信任,真正相信孩子,而溺愛則是孩子社會化的元兇。模仿是學習的開始,帶著孩子一起做。
5、模范的力量。
父母是孩子很重要的模范,過有意義和幸福的日子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養。孩子喜歡你所喜歡的,恐懼你所恐懼的。夫妻關系決定孩子情緒的穩定。
6、教育的目的,是幸福力。
7、動手就是動腦,真正的智慧就是能夠適應各種情境,解決各種問題。
8、發揮孩子的優勢天賦。
找出孩子最喜歡,最能,最習慣做的事,三者合一就是他的優勢天賦。讓孩子從優勢天賦中獲得幸福。
講座結束了,我的思考還在繼續,
到底我們如何愛孩子的方式才是正確的,
也許就是培養她能夠愛自己,
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去生活,
今早具備獨立走向社會的能力,
能夠適應各種環境,
獲得屬于自己的幸福。
孩子,有一天,你將飛出媽媽的羽翼,
而你,永遠飛不出媽媽愛的視線!
爸爸同志,
我已經忽略你很久很久,
因為孩子的教育,更是難免有聲音,有眼神,
但是,到老,還是只有我們才能相依相伴,
那么現在,請你多給孩子一點陪伴,
而我,也要多給你一點陪伴。
也許我也要重新靜下心,陪你聽歌,看電影。
讓我們為了我們的所愛,做好自己!
|